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先要動 才能靜~談過動兒童的運動治療

        Dr. 詹元碩 / 德國運動醫學博士(兒童注意力訓練專家)


先要動 才能靜~談過動兒童的運動治療


    日前,媒體報導關於教師為了讓有過動傾向兒童在教室完成

上課中的作業,而將其用“繩子”綁在座椅上,讓小孩與家長內

心產生陰影。但現實上目前在國內有過動傾向的兒童為數不少,

也因為他們不受控的行為影響團體生活令在第一線的教師最頭疼

然而,「以靜制動」的教學迷思,對於過動兒,並非是一個有

的策略。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病症,主因是腦部部分神

經元的神經傳遞物質,如多巴胺與正腎上線素等分泌不足所導致

。這產生在行為上有衝動,過動與注意力缺陷的症狀,因此過動

兒童總是動來動去,不易專注於一件事物上。也就是說過動兒童

無法控制本身過動的行為,若外在給予高度壓力的限制下,可能

效果不彰,且導致兒童內心產生陰影與反抗。


    「以動養靜」的概念,近期研究已發現,適當的運動訓練可

以增加大腦額葉、扣帶回、基底核血氧流量,可以誘發注意力提

升與降低衝動及過動性。尤其有氧運動後,腦部細胞新陳代謝效

率增加,增加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如多巴胺系統、血清素系統

以及正腎上腺素系統。


    國內針對過動兒童的運動治療研究也發現,八週運動訓練後

,過動兒童在較高難度的認知反應能力提昇,此外增加行為與情

緒控制穩定度。因此,對於過動症兒童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變,並

非限制他活動,而是讓他有充分的身體運動。過動症兒童有如內

部充滿能量,而需要讓能量釋放,才能安靜下來。


    兒童發展過程中藉由視覺、觸覺、聽覺與本體感覺的刺激,

對於兒童專注力提升與情緒的穩定有正面影響。腦科學研究也指

出慢跑運動後,部分下視丘區域的正腎上腺素濃度上升,並提出

耐力運動訓練可以提升藍斑核、杏仁核與海馬體等區域功能。因

此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於兒童增加專注力與提升動作控制能力是有

正面性效果。


    身體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健康,尤其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於發展

中的兒童,更可以提升神經系統發育與增強認知學習功能,針對

過動兒童設計運動課程,除了需藉由身體活動誘發腦部神經系統

的改變,還需注意維持兒童的參與動機。因此運動訓練需搭配遊

戲模式,運動期間與訓練之後,需運用心理學技巧,給予適當的

口頭讚美及正增強鼓勵標記。


    過動兒正確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兒童學習的動機降低衝突

的發生,然而「以靜制動」的時代過去的,進而取代的是「以動

養靜」的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